“小魔棒”保护电缆终端 供电公司用小创新提升效率
2014-08-30 01:51 点击:
“有了这个小电极,肘型电缆终端的电试做起来轻松多了,也不用担心损伤电缆头了。原本一天的工作量,一上午就完成了。”8月18日上午,刚完成四个分支箱电缆电试工作的朱玮师傅挥舞着一根白色的电极棒说道。这个“小魔棒”正是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电缆维护方面的新“利器”——肘型电缆终端辅助电极,有了它,插拔式电缆终端的电试工作变得更加安全便捷。
据了解,嘉定地区现有719台10kV美式厢变,411座10kV环网站,42座10kV电缆分支箱,与其连接的电缆均采用插拔式电缆终端。在发明这个辅助电极前,嘉定供电公司电缆运维人员对插拔式电缆终端进行电试的方法是将终端从电缆本体上剥离开来,然后再进行耐压试验,但是它有明显的缺点:第一,步骤繁琐,操作耗时长;第二,容易破坏终端密闭结构,不利于电缆的安全运行。
为消除插拔式电缆终端耐压试验传统方法的缺陷,提高效率,保证电缆线路的整体性和完好性,嘉定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电缆专业人士的意见后,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辅助电极,代替肘型终端的导电芯棒进行电气试验。经过比较试验组员们选取了“塑料王”——聚四氟乙烯为绝缘材料,其击穿场强高达200kv/mm,保障了电试过程中电极的绝缘强度,同时,在电极的绝缘护套上增加了伞群的设计,增加产品的爬电距离,以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
“这个‘小魔棒’又轻又小巧,装的时候也不需要任何工具,只要将终端的导电芯棒旋下并旋上辅助电极,就可以开始工作了。”电缆运维组组长周平笑着介绍道,“而且在规定的耐压试验时间内,也没有发生闪络、击穿现象,不发热,泄露电流小,完全符合现场作业要求。”
通过理论与实践双重论证后,嘉定供电公司将该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了箱变、环网柜、分支箱等肘型电缆终端的现场电试作业中,不用再担心破坏肘型电缆终端的密闭结构,保证了辖区内数千只肘型终端不会因电试作业而损坏,将原本万分之一的安全隐患降低到了零。同时,在抢修检修该类终端的电缆头后,大大缩短了进行耐压试验的时间,根据计算,平均每次都能缩短近30%电试操作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送电速度,受到了公司一线员工和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据悉,这只是嘉定供电公司开展的群众性创新活动中的一小步,更多的诸如此类的小创新、小发明正不断被运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去,有效地提升了嘉定地区的供电可靠性。
- 上一篇:上一篇:惠州仲恺公安分局侦破特大系列盗窃电缆案
- 下一篇:下一篇:广州废电缆回收公司,广州废电缆回收